-
涵江李氏水族斋菜
□程德鲁 被列入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“李氏水族斋菜”,系涵江区涵西办楼下街李家世代相传绝技制作,富有乡土美食特色。 楼下街靠近河海相接的新桥头,长期以来便是海产品集市,每天有...
-
莆田斋菜:献给祖先和神灵的诚挚心意
□程德鲁 在传统之风炽烈的莆田,每逢节日、神诞,佛教的寺庵、道教的宫观、“三一教”的堂祠以及民间信仰的庙社,细长或宽大的供桌上,总是摆满五彩缤纷、造型精巧的供品。莆田人把这种供品称为“斋菜”...
-
莆仙线面的象征意义
□余学范 节日饮食往往具有象征意义,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我们每年正月初一早上吃的线面是一种粮食复制品,传统面食,而常用做礼品、祭品,说明其本身具有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。 ...
-
应季海鲜,吃出莆田味
莆田,一座沿海的城市,绵长的海岸线 众多海岛环绕 种类丰富的海鲜,每当应季之时便能品尝到那抹鲜味,成为记忆中难以忘却的美妙味道。 No.1鲍鱼 来自南日岛的南日鲍鱼,无愧海洋...
-
莆田为什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美食一条街?
管仲曾说:“民以食为天。”可想而知,吃,对中国人来说意义深远。来到一个陌生城市,你可能首先要干的事就是迫不及待去尝尝当地的美食。美食街在现代社会就是吃货的天堂,一个城市的餐饮名片。莆田不乏独特的传统美食,怎么...
-
莆田宋代美食“三合士”
“三合士”是流行于莆田民间的一种美食,据传这种美食源于宋代。宋时,莆田陈氏家族中有位陈妈,养育了三个儿子,都十分勤奋读书,经常废寝忘食,时间久了,都得了胃病。陈妈心疼儿子,四处访医求药,终得一种“三合...
-
土笋冻:胆子小的人一般不吃
这是莆田人过年过节、乔迁、喜宴,餐桌上都必不可少的一道菜。没错,就是土笋冻,通透富有弹性,里面白白的东西吃起来还有点脆,整体的口感凉凉的,只需要沾点酱油醋就是一道令人无法抗拒的美味。 但是...
-
瑞龙的故事
□林成彬 仙游民间有一道美食,俗名豆丸,雅称瑞龙。 豆丸是用豆腐、紫菜、花生末、葱花、芹菜、香菜、食盐等和为泥状,捏成圆丸,外面滚沾淀粉后,放入高汤中煮熟。这种豆丸清爽可口,百食不...
-
七月半:炊“金粿”的传统记忆
8月22日,农历七月十五,中元节,莆仙百姓俗称为“七月半”。当天,记者在迎勋路市场的一家店铺看到,店铺内炊烟袅袅,几个锅同时在蒸中元节传统美食——“金粿”。 “初九初十,金水滴滴;十一十二,...
-
莆田传统大礼饼
时近中秋,各种各样的月饼陆续上市,市面上常见的有闽式、广式、苏式……等等。“闽式月饼”——大礼饼以其新鲜、美味备受顾客青睐,逐渐流行的趋势越发明朗,日渐成为各种民俗活动的主流。 在莆田,传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