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两句地道的莆田俗语
□王琛 “看见壶公山,聪明花就开”,和“担钱兰溪去做县”,笔者戏称为地道的莆田俗语。因为里面有壶公山和兰溪,壶山兰水是莆田典型的地理标志;“壶兰雄邑,文献名邦”。可是这兰溪乃浙江省一个县(今...
-
“五日节”的瑞草
——“艾”与“凤花”的民俗文化内涵 □陈锦 农谚云:日长五日节,暝长给(到)冬节。 意思是说,一年之中,“五日节”是昼长的极点,而“冬节”则是夜长的极点。其“...
-
莆仙方言俗语:“凭凭崇圣宫”的故事与含意
□王琛 这又是一句与戏剧有关的俗语。因为旧社会里,特别是山里乡下,文化娱乐活动很少,见识有限,要办一件事,好不容易筹集到钱,又不知应该怎么办才好,很困惑人的。北方方言有句俗语:“有样看样,无...
-
廪·合·阁——三种存储设备的方言名称小析
□陈锦 有一位从父辈开始定居城区的朋友,曾经邀笔者看他孩子的作文。这是一篇八年级学生写的纪实散文,文字很朴实,也比较流畅,但文中有一句话却让人一时费解。他写道:这家农户门前的空地上,弃置着一...
-
成人·抢头·缚髻——糅合多种仪式的传统婚礼
□陈锦 阿嫂扛未到, 阿兄就放炮; 炮放哔呖呖, 阿兄就戴红禾笠; 红禾笠戴红红, 阿兄就成人; ...
-
一句怪异的莆仙方言俗语
□王琛 我小的时候在老家华亭,常常听大人说一句俗语:“阿姑惜(方言白话音同‘绍’文读,爱惜之意)孙袒姑姓,阿姨惜孙姨夫姓。”也有人说:“阿姑惜孙同姑姓,阿姨惜孙姑丈姓。”(这可能是口误)那时...
-
莆田方言童谣《元宵节闹花灯》赏析
□陈文凤 元宵节闹花灯 元宵节,闹花灯。镲锣鼓,嚓咚圈。 前九鲤,后弄龙。人厮挤,马厮摏。 元宵节,闹花灯。崽伢仔,学游灯。 ...
-
从“捶钱歌”说起——兼谈“踝”在方言的具体部位名称
□陈锦 捶钱捶一指, 正月变果子。 果子青,果子红, 先生放子去逮虫。 逮无虫,逮臭人, 臭人哥,担耳锅…… ...
-
讲·号·喝·行·走——五个方言习用动词的音义与运用
□陈锦 多年以前,在福建大田县城的一家国营食杂门店,一位仙游老乡指着橘子用“普通话”对售货员说:“红柑买一斤!”那售货员稍愣了下,点点头,就称了“粉干”(方言俗称“大条米粉”),并用厚纸张包...
-
“碓”与“齑臼”——舂捣器具的方言分类
□陈锦 绕岸车翻水碓鸣,谁于舂事亦经营? 斯民惜费盖如此,力役从今莫漫征。 这是宋代郑刚中(1088—1154)的《水碓》诗。诗的大意是说:河边有多部水碓在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