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“配锁嫂”林秀英技精业兴
随着时代发展,配锁业及从业传统艺人现况如何?日前,记者特地前往仙游进行专访。 “配锁嫂”技精业兴 在仙游鲤洪街的一个胡同口,有一爿贴墙搭建的约10平方米的小摊点,门外那块“开锁、配钥匙”的红字牌子...
-
高跷老艺人沈金兰乐当传承人
“高跷分长跷和短跷两种,最长的跷为1.3米,最短的跷的高度在20至60厘米间。踩高跷不难,难的是既要踩好高跷,又要在上面表演……”在跟记者谈及踩高跷的事,沈金兰便饶有兴趣,侃侃而谈。 今年76岁高龄的沈金兰...
-
莆田“二指禅”大师吴卫全
每天清晨,只要天气允许,吴卫全都会来到莆田凤凰山广场练习太极拳。兴致好的时候,吴卫全会用双手的四根手指使身体凌空倒立起来。不过,这还不是他的绝技,他甚至可用右手的两根手指使自己倒立起来。 他原本是一名外...
-
华亭老太绝活:闭眼剪芡实
长满老茧的左手,灵巧地转动一粒直径一厘米左右的黑色小圆珠,右手的剪刀快速剪两下,一粒咖啡色的芡实粒呈现眼前,剪刀一挑,优雅地落入杯里。 近日,记者在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五云村,目睹了八旬老太太王加厝的绝活...
-
老剃头匠林亚华的人生咏叹
理发俗称剃头,这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手艺究竟情况如何?为探个究竟,记者特地前往涵江采访。 4月22日上午,在涵江车站附近的一条偏僻街巷,记者看到有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伯正在给一个秃顶的老汉理发,尽管理...
-
老艺人陈国贤的裁缝人生
陈国贤父女在认真裁缝 服装厂和服装专卖店的异军突起,把曾经风光一时的裁缝店逼进了服装市场的旮旯。那么昔日的裁缝老艺人们现在在干什么,想什么?带着这个疑问,记者来到曾被称为莆田服装一条街的县巷进行采访,现...
-
弹棉技师——孤独的老工艺舞者
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,大量的蚕丝被、羽绒被已开始取代传统的棉被。那么,弹棉花这门老手艺究竟景况如何?日前,记者特地走访了素有弹棉花专业村美称的平海镇江堤村沙堤自然村。 忆往事 老前辈喜...
-
涵江国欢黄霞村刘国栋的打铁生涯
打铁,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原始锻造工艺,当人类进入刀耕火种的时代,便有了铁匠。用历史的眼光打量,铁匠于铁器时代的角色,应绝不亚于工业时代的工程师、信息时代的IT人士。而随着时代变迁,铁匠铺那响彻千年的“叮叮当当”...
-
“小老板”演绎原创莆田语歌曲
“咱是莆田人,从古无惊(不怕)难,壶山高兰水蓝,人穷志不残”,11月11日晚上,在“‘荣华网络杯’第33届莆田美食网‘光棍节’大型网友见面会”上,网友“阿城”带来的莆田语歌曲《咱是莆田人》(如图),让网友们眼...
-
莆籍老教授2年申请专利34项
祖籍荔城区新度镇的61岁老教授刘文祥最近成了远近知名的“发明大王”。 去年3月至今,他接连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了20件发明专利,还申请了14件国际专利。其中,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的20件发明专利已经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