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相见亦无事 相看两不厌 ——仙游榜头天马山“庵第”是“艮背法”修炼的重要场所
□吴永坤 ?? 明万历年间,建在仙游县榜头折桂里天马山险要的茂林深处“庵第”,是“三一信仰”养生大法——“艮背法”修炼的重要场所。庵第者,庵地何者? 庚子初春...
-
枫亭的传染病防治
历史上,枫亭境内危害较大的传染病有霍乱、天花、鼠疫、麻疹、痢疾等,患病率和死亡率甚高。新中国成立后,贯彻中央卫生工作方针、政策,积极采取防治措施、有效地控制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。 鼠疫,俗...
-
明尚书郑纪抗疫救灾记
□郭秋维 近日,仙游枫亭突发新冠疫情,花甲之年的我感触颇深。新中国成立以来仙游从未遇过这么严峻的疫情,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,采取多方有效措施,全力抗疫。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,疫情立即得...
-
明万历重修大济桥碑
□陈震辉 余谋 林成文/文 陈震辉/图 8月中旬,我们一行在大济中心小学附近发现一方旧桥碑,碑身长约120厘米,宽约50厘米。石碑篆额“皇明”二字,碑文分十四行书写。虽然碑文模糊,但略可读出...
-
闽海红潮 (报告文学)——战斗在伪“和平救国军”中的中共党员
□郑国贤 张伯庭 张家合影照 海上游击队活动地黄瓜岛 张伯庭故居所在地,今荔城区拱辰街道四亭村 主人公张伯庭,浓眉,细眼眯成一...
-
“南湖三先生”考
□南湖啸生 (一) 众所周知,莆田的文化史、教育史以及宗教史等都与世称“南湖三先生”的郑露、郑庄、郑淑有关,然而“南湖三先生”的生活年代一直存在着争议,考究定论,正本溯源,有...
-
莆田摩尼教碑的发现与研究
□程德鲁 陈长城(左)在发现的碑刻前与世界摩尼教专家合影(陈鉴湖供稿) 1988年6月和1990年12月,涵江区先后发现两块摩尼教残碑。经比对,这两块残碑是同一通碑刻的两部分,相接...
-
郑樵创造《六书略》《七音略》与等韵图
□余文烟 郑樵《通志》的《六书略》和《七音略》是姊妹篇,把两部分合起来,对文字、声韵才可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。《史记》以后的纪传体史书中有书或志,记录天文、历律礼乐、河渠、地理和食货等方面内容,却没有...
-
朱熹与仙游余元一
□朱义芳 余元一,字景思,号清严。仙游县文贤里厢溪(今度尾镇湘溪)上余村人。余氏族联云:“太卿望重家声远,校书风高世泽长。”“理学绍程朱道脉,名臣留邹鲁遗风。” 元一为宋职方...
-
仙游梁山杨氏无字碑古墓不解之谜
□林锦堂 在仙游梁山之麓,曾出过一位在莆仙具有影响的历史名人杨在尧,许多人误以为他是仙游杨氏家族入莆始祖。其实不然,杨在尧是杨姓入闽者徙居梁山杨宣仁裔孙。在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