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岛之国的“湄洲古庙”———印尼山口洋天后宫见闻
印尼山口洋有座百年香火兴盛不衰的天后宫,位于城镇主干道中兴街末段,占地一亩左右。庙前巍然耸立的牌楼横额赫然大书“湄洲古庙”四字楷体,两旁楹联曰:“海静波恬共仰神光普照,民安物阜咸沾德被无私”。其后庙宇门楣大书“天后宫”三字,横批“搦援天下”,楹联为“圣恩广大,母德昭宣”。
隔着一方小天井,便是天后宫正殿。只见横梁上高挂“万事胜意”、“浡国民安”的匾额,两旁还有“辅相裁成秉坤司戊,含宏光大护国安民”等楹联。廊庑粉墙上张贴着“天后宫理事会”告示:“文物古迹,爱护珍惜”,以及《天后圣母简史》,其文曰“妈祖生于宋今福建省莆田县”云云。整个庙宇建筑紧凑简朴,虽无飞檐斗拱,画梁雕栋,却不乏庄重与亲切,有种回家的感觉。
印尼素有“千岛之国”别称,是全球华人最多国家,约有1500万,构成印尼第三大族群。而山口洋又是华人定居较早、人数比例最高的地方,全市20万人口中华人占62%。每年正月十五,山口洋都要举行闻名全球的元宵盛会,最有特色项目就是包括妈祖在内的众神出游。
据年迈的唐姓庙祝说,这座天后宫至少有百多年历史。由此我想到华侨罗芳伯的传奇故事。罗芳伯原名芳柏,清乾隆三年(1738年)生于广东梅县。1772年,罗芳柏与百余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,来到婆罗洲。那么,山口洋天后宫的兴建,是否与这位来自梅县的客家人有关?有待进一步考证。 许更生 文/图